PROGRAMS 展區介紹

群島共振

Together, we sound in vibrant harmony

臺灣是個島國,在五大山脈與環海離島之間,有著多元族群與多樣生態,氣候環境的多變,造就島民的包容性格,我們在天地震動之中守護,在瞬息萬變之中創造,我們的生活文化,從材料、工藝、製作到產業,充滿著一體鏈結的美。我們的文化生活,有山海,有人情,豐富生態裡處處是靈感,親密而有機的創作生態。


主題館「群島共振」,講述著與島嶼共生的人們,彼此協作,互相共感,而形成鮮活的創造之島。從文化循環觀點出發,重新觀看文化的珍貴與易逝,你我的參與,累積成不同的美麗風景,我們的每個決定,都是創造給未來的體驗,帶給更多人啟發。我們要號召大家出發環島,把美妙的知識連結起來,共感共生,共振我們的島嶼形狀。


「環島運動場」,以「我們所看見的臺灣」,打開一段文創遊歷,由環形步道象徵島嶼路徑,外環遊走感官場景,看見日常物件的創造之旅,內環則以共感劇場,即刻上演眾人共創的島嶼故事。在表演互動交流之中,發現自己就是文化生態的創意動能。「島嶼大飯店」,以沉澱、醞釀、再出發的旅行棲所為形式,感受藝術家分享島嶼創作心路。成功登記入住,我們帶你打破界線,連線遠端藝術家,用島嶼滋養的靈感盛情款待,跟著表演,身歷其境一場共創體驗,感受心的移地旅行。「寶島冰菓室」,打開五感,探索產業,以「冰」象徵文化記憶的再生、循環與維持。寶島冰文化,品嚐冰現場,在這個無冰不歡的島嶼,蘊藏著各種風味獨特的冰品,喚醒我們心中對冰的鏈結與幻想。
 

即刻出發!

體驗至上,讓簡單得以壯闊,讓深刻得以不朽。

 

|環島運動場|

 

環島運動場號召一場體驗至上的文化壯遊, 「創造環」:平凡大事–未來小徑–來時大道–重要小事,邀請觀眾遊走於由日常物件構成的感官場景,感受島嶼上的滋養與創造 ; 走上環形步道「閱讀環島」,透過書籍的選讀,出發一場跨越時空與地點的心靈壯遊 ; 「體驗環」即刻上演眾人的島嶼故事「共振三分鐘」, 你我的參與,皆累積成美麗風景,我們就是文化生態的創意動能 。

 

 

|策展單位|

豪華朗機工+莎妹工作室+水越設計
策劃團隊由三支跨域團隊組成,從藝術、表演、設計軸線展開合作。「豪華朗機工」以混種跨域為核心,善於取材自然,尋找奇觀社會中的人性思維與和諧創意。 「莎妹工作室」,以劇場為核心,延伸各種跨領域展演與體驗設計,與時代和社會持續對話。「水越設計」,最瘋狂有趣生活家冒險王,從社會觀察尋找設計方法,創造城市交流。


|策展人簡介|

策展人林昆穎
豪華朗機工共同創辦人、華麗邏輯有限公司創意總監
林昆穎

以跨域藝術家、文化導演與創意策劃身份,專注於當代議題論述、創意組織營運、藝術產業連結與科技表演編導當中,積極實踐社會共創的各種跨域呈現,並以豪華朗機工獲頒總統文化青年創意獎。曾擔任2017年「臺北世界大學運動會」開幕文化節目導演及聖火裝置藝術家、2018年「台中國際花卉博覽會-聆聽花開的聲音」同名聲光機導演、「2019臺南藝術節-府城流水席」總策、「2020白晝之夜」藝術總監,以及2021年「臺灣文博會—數據廟」總策展人、2021年「台北白晝之夜」、「花蓮城市空間藝術節」藝術總監。

 

|合作單位|

展覽策劃|豪華朗機工

空間設計|華麗邏輯 葉韋鉦、潘美鑫

視覺整合|三頁文

展覽編輯|VERSE 張鐵志、王若涵、陳湘瑾

研發協理|張楚芬、顏伯駿

展品設計|華麗邏輯 張耿華、趙苓絜、黃弘豪、鄭任翔、吳羿璉、賴世淵、張斌雄

音樂設計|謝宗翰、喻安、牛劭鈞、陳盈芳、鄭恩惠、石仲儒、陳宥文、蕭曜葦、黃群、李如芸、張庭恩、黃浩瑄、蔡嘉臣

燈光設計|必應創造 施皓哲

資訊互動|吳宗懋

 

共振三分鐘互動影像|叁式、華麗邏輯 黃彥翔

環島瀰因影像設計|玖格設計 黃瑞民

閱讀環島書系選策|物事文化有限公司

熱烈島嶼論壇策劃|VERSE

 

表演藝術策劃統籌|軟硬倍事 陳彥斌Fangas Nayaw、范立穎、楊智翔

壯遊旅人|周書正、林娣蒂、張釋分、劉麗娜

環島之聲|文本 周書正、配音 國語-賀世芳、劉晉銘、閩南語-陳惠卿、邱展文、客語四縣腔-張謙叡、越南語-方貞貞

隨性之聲|嚐劇場 洪信惠、卓士堯、陳晏如

 

行政統籌|華麗邏輯 葉庭君、黃虹慈

技術統籌|陳氏製造 陳浩均 廖益弘

硬體統籌|必應創造

現場維運|藝外創意 吳季娟 嚴安琪 鄭伊婷 陳昭惠 蔡超聖 劉文誠、鐵人基地

感謝|高雄市交通局智慧運輸中心、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、臺灣產學策進會、中國科技大學、輔仁大學藝術學院、國立臺灣師範大學、亞洲流行音樂數位科技研究中心

群島共振

Together, we sound in vibrant harmony

臺灣是個島國,在五大山脈與環海離島之間,有著多元族群與多樣生態,氣候環境的多變,造就島民的包容性格,我們在天地震動之中守護,在瞬息萬變之中創造,我們的生活文化,從材料、工藝、製作到產業,充滿著一體鏈結的美。我們的文化生活,有山海,有人情,豐富生態裡處處是靈感,親密而有機的創作生態。


主題館「群島共振」,講述著與島嶼共生的人們,彼此協作,互相共感,而形成鮮活的創造之島。從文化循環觀點出發,重新觀看文化的珍貴與易逝,你我的參與,累積成不同的美麗風景,我們的每個決定,都是創造給未來的體驗,帶給更多人啟發。我們要號召大家出發環島,把美妙的知識連結起來,共感共生,共振我們的島嶼形狀。


「環島運動場」,以「我們所看見的臺灣」,打開一段文創遊歷,由環形步道象徵島嶼路徑,外環遊走感官場景,看見日常物件的創造之旅,內環則以共感劇場,即刻上演眾人共創的島嶼故事。在表演互動交流之中,發現自己就是文化生態的創意動能。「島嶼大飯店」,以沉澱、醞釀、再出發的旅行棲所為形式,感受藝術家分享島嶼創作心路。成功登記入住,我們帶你打破界線,連線遠端藝術家,用島嶼滋養的靈感盛情款待,跟著表演,身歷其境一場共創體驗,感受心的移地旅行。「寶島冰菓室」,打開五感,探索產業,以「冰」象徵文化記憶的再生、循環與維持。寶島冰文化,品嚐冰現場,在這個無冰不歡的島嶼,蘊藏著各種風味獨特的冰品,喚醒我們心中對冰的鏈結與幻想。
 

即刻出發!

體驗至上,讓簡單得以壯闊,讓深刻得以不朽。

 

|島嶼大飯店|

連線共創
邀請觀眾線上預約,Check-in入住,透過遠端連線,穿越空間與時間的界線,與置身台灣各地的藝術家互動協作,打造不在場卻在場的體驗,共同創造獨一無二的共感時刻。

島嶼靈感
從廊道中的互動式螢幕選擇一個顏色、方向、形狀,跟著藝術家吳耿禎凝視土地,編舞家布拉瑞揚走入山林,穿越空間與時間的界線,引領你進入藝術家獲得靈感來源的台灣地景。

 

|策展單位|

豪華朗機工+莎妹工作室+水越設計

策劃團隊由三支跨域團隊組成,從藝術、表演、設計軸線展開合作。「豪華朗機工」以混種跨域為核心,善於取材自然,尋找奇觀社會中的人性思維與和諧創意。 「莎妹工作室」,以劇場為核心,延伸各種跨領域展演與體驗設計,與時代和社會持續對話。「水越設計」,最瘋狂有趣生活家冒險王,從社會觀察尋找設計方法,創造城市交流。

 

|策展人簡介|

莎妹工作室藝術總監、莎士比亞的妹妹們的劇團團長

王嘉明

創作具有複雜曲式與兼具實驗性/大眾化的特點,並透過表演形式的特殊設計,與演員共同挖掘、面對和思考劇場表演的可能性。2018 年東京藝術節邀演《珈琲時光》,2019 巴黎秋天藝術節邀演《親愛的人生》(為首次邀請臺灣戲劇作品)。2009 年受邀擔任高雄世運開幕第三段導演,2014 年受邀擔任第五十一屆金馬獎電影複/決審評審。2014 ~ 2016 年擔任傳藝金曲獎策展人與典禮導演。

 

|合作單位|

莎妹工作室

 

概念發想|Baboo Liao

 

互動藝術家|王宇光、李明潔、林素蓮、邱舒、陶維均、劉彥成、鄒瑩霖、蔡承翰

代班藝術家|李尹櫻、宋偉杰、Baï LEE

空間暨燈光設計|張暉明

美術陳設設計|董育廷、賈茜茹

影像設計統籌|孫瑞鴻

影像技術統籌暨編程|黃彥勳

影像採訪企劃統籌|林佳蕙(三川工作室)

 

 

空間暨燈光設計助理|江卓豫、林瑜亮

美術陳設執行|張洳靜、李佳頻、康庭維

美術陳設執行團隊|南洄映画有限公司

影像助理技術暨執行|丁常恩

影像執行|王彩霏、范擎鴻、蔡政霖

行政統籌|趙夏嫻

製作統籌|盧琳

前台經理|吳可雲

展場執行|林彥伯、黎瑋琳、陳昱君、明廷恩

 

 

影像採訪企劃執行|黃映嘉、林郁姍、林佳蕙(三川工作室)

攝影團隊|駱思維、莊知耕、文國平、方薇嘉、普潤青澤藝術工作室、一丁一口攝影工作室、iDiving愛潛水全方位潛水中心攝影楊東陸、搖尾巴影像工作室、Samu Lin

聊天機器人設計|吳宗懋

互動介面程式設計|Re: Lab

互動介面視覺設計|周雨衛

互動介面協力|段生傑

 

特別感謝|雲門舞集、布拉瑞揚舞團BDC、半畝塘環境整合集團、樸山、若蒔山、iDiving愛潛水全方位潛水中心、綠生活實業有限公司、Merci 裏山、SHAO YEN品牌概念店、雨都漫步Keelung for A Walk、Baï LEE(李明潔錄像攝影)、 洪偉瑄(李明潔網頁互動設計)、王廣耘、葉美妹、邱源鑑、邱鳳嬌、曾豔霞、龔唯華、波波、胡少愷、劉逸姿

群島共振

Together, we sound in vibrant harmony

臺灣是個島國,在五大山脈與環海離島之間,有著多元族群與多樣生態,氣候環境的多變,造就島民的包容性格,我們在天地震動之中守護,在瞬息萬變之中創造,我們的生活文化,從材料、工藝、製作到產業,充滿著一體鏈結的美。我們的文化生活,有山海,有人情,豐富生態裡處處是靈感,親密而有機的創作生態。


主題館「群島共振」,講述著與島嶼共生的人們,彼此協作,互相共感,而形成鮮活的創造之島。從文化循環觀點出發,重新觀看文化的珍貴與易逝,你我的參與,累積成不同的美麗風景,我們的每個決定,都是創造給未來的體驗,帶給更多人啟發。我們要號召大家出發環島,把美妙的知識連結起來,共感共生,共振我們的島嶼形狀。


「環島運動場」,以「我們所看見的臺灣」,打開一段文創遊歷,由環形步道象徵島嶼路徑,外環遊走感官場景,看見日常物件的創造之旅,內環則以共感劇場,即刻上演眾人共創的島嶼故事。在表演互動交流之中,發現自己就是文化生態的創意動能。「島嶼大飯店」,以沉澱、醞釀、再出發的旅行棲所為形式,感受藝術家分享島嶼創作心路。成功登記入住,我們帶你打破界線,連線遠端藝術家,用島嶼滋養的靈感盛情款待,跟著表演,身歷其境一場共創體驗,感受心的移地旅行。「寶島冰菓室」,打開五感,探索產業,以「冰」象徵文化記憶的再生、循環與維持。寶島冰文化,品嚐冰現場,在這個無冰不歡的島嶼,蘊藏著各種風味獨特的冰品,喚醒我們心中對冰的鏈結與幻想。
 

即刻出發!

體驗至上,讓簡單得以壯闊,讓深刻得以不朽。

 

|寶島冰菓室|

寶島冰菓室以冰為題,創造冰的五感體驗,探訪臺灣各地特色冰品,更與冰店連線直擊全台冰現場,邀請觀眾一同知冰、感冰、聽冰、吃冰,喚醒每個人心中與冰的鏈結。 

展覽現場邀請高雄在地冰店 ICE+艾司加,推出寶島冰菓室限定冰品,邀請觀眾來到文博會一起看海吃冰!

 

 

|策展單位|

豪華朗機工+莎妹工作室+水越設計

策劃團隊由三支跨域團隊組成,從藝術、表演、設計軸線展開合作。「豪華朗機工」以混種跨域為核心,善於取材自然,尋找奇觀社會中的人性思維與和諧創意。 「莎妹工作室」,以劇場為核心,延伸各種跨領域展演與體驗設計,與時代和社會持續對話。「水越設計」,最瘋狂有趣生活家冒險王,從社會觀察尋找設計方法,創造城市交流。
 

|策展人簡介|

水越設計 / 都市酵母 總管
周育如

社會設計師,熱愛互動實驗並轉化成價值,探究一群人可以完成的風景。1997 創立水越設計,2006 開始都市酵母長期計畫,推廣每個人可以參與的生活設計。

 

|合作單位|

空間設計|張耀中、陳建同
視覺設計|柯瑜慧、張耀中、劉詠心、陳建同、高偉恩
插畫|劉詠心、陳建同、何若齊、李姿璇文案 林舒、張耀中、柯瑜慧、謝沛玲
陳設|郭人瑋
攝影|柯瑜慧
協助|張愛眉、周純如、汪美臻
合作單位|ICE+艾司加、白雪懷念清冰、光華冰菓店、米力、海蜜、莉莉水果店

參展單位|Choa asmr、ETHNOBEAT、GeosciencesPU、ICE MONSTER、ICE+艾司加、Peter_Neff、paleosurface、Scripps_Polar、sciencejenna、US_IceDrilling、Vito ASMR 、Yannick Dauby、一中豐仁冰、白雪懷念清冰、目映台北、光華冰菓店, 林偉鎮、阿倫冰店、春田氷亭、春一枝、海之冰、海蜜、莉莉水果店、蜷尾家、龍都冰果専業家、樺美食品股份有限公司、たまたま 慢食堂

旅物SHOP

編織理想的生活

最近的你,在移動受限的環境裡,會如何重新看待生活?

居家隔離的日常,是否跟我們一樣懷念自由行動的時光?

「什麼是理想的生活?」在不同的時空背景下,有千萬種的可能性。

 

旅物SHOP,一間從工藝視野出發的概念店鋪,提出對理想生活的在地想像,回應疫情時代帶來的變化,關乎人與物的關係、人與環境的互動。對工藝而言,生活似土壤,肥沃著創作。向自然取材,學習將脆弱轉化成堅韌,搭起竹簍、編著藺草、纏繞月桃,透過身體、投入專注得以把天然素材化為生活幫手。

 

逐日形塑出東南西北的性格,歷經人們的遷徙、交流,讓工藝更有自由度。

 

展覽亮點說明

1. 工藝館化身最美選物店,遇見理想的生活:展覽化身選物店,將日常加入工藝元素,恣意出走島內,在物件中發現心動、找到理想。

 

2. 當工藝職人遇見生活美學提案者!年度最理想的生活物件大公開。

 

3. 文博工藝館化身瑜珈練習場?工藝的身體語言,回歸與自我的對話,指尖穿越、身體屈曲、前彎後傾,跟隨著呼吸,只管著專注眼前的這件事情。今天,什麼都不想,一起舞動吧!

 

 

團隊列表

 
|策展人|許哲瑜

樸實創意藝術指導,從藝術創作領域投入設計策展,擅長透過設計整合,以可視化的視角,推導出獨特的設計思維。

 
|策展人|郭中元

中間研究室設計總監,從平面設計與編輯角度出發,結合跨域能量,近年策劃展覽皆創造視覺驚奇。

 

指導機關|文化部
主辦機關|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
承辦單位|臺灣工藝聯盟總會
策展人|許哲瑜、郭中元
策展單位|樸實創意
展覽統籌|吳靜芬、傅玥敏
企劃編輯|沈岱樺、周季嬋
視覺設計團隊|中間研究室
藝術指導|郭中元
視覺設計|林鼎國
插畫設計|常芷
影像製作團隊|黃覺深、李宥融、phodanfilm.
展場音樂監製 | ALLO Music Project 宋義威
創作單位|Aguce、the MEDIAN石岱芸、蘇依屏老師、RoundRound、皮思達奇設計工作室、糸赤、茶籽堂、野桐工坊、筑子、黑生起司、臺灣手藺
合作單位|樂誠創意、彼個所在
特別感謝|悅山工坊、草鞋墩鄉土發展協會、台灣稻藝工坊、新社香蕉絲編織工坊、光織屋、亞銳創意工藝坊、張憲平工作室、里山織色纖維工坊、織竹工坊許秋鄉老師、陳雕刻處、WASHIDA

摩登時光

大通小城

從位於山仔頂的公園,循著城市主要軸線「大通」,展望嘉義這座小城日治時期的樣貌,會發現這座堪稱「東洋第一」的林業城市,在充足陽光照耀下,不僅處處可見時下摩登的建築閃閃發亮,更聚集了無數熱衷於文化活動的文人雅士,藝文風氣興盛。

 

這道向著北回歸線的光,如今依然照射著嘉義小城。這座僅約 60 平方公里、尺度剛剛好的城市,依然適合漫步,適合寫生,依然孕育著許多創作,也依然懷抱著自由的精神。在這群島共振的時代,嘉義不急不徐,以適合自己的頻率,漸次綻放蓄積多時的光亮。

 

本展試圖引領觀者漫步嘉義,從嘉義樹木園、中央噴水圓環,再到嘉義車站,連結出一條貫穿嘉義市時空發展的市街——這是日治時期的大通,今日的中山路,現在仍是交通主幹。展場中央將圓環放大,象徵為市民集會廣場,邀請觀者以「在嘉自學」的觀展方式,把這幾年設計導入這座城市的重要案例,進行文件/圖像/物件展覽設置;同時舉辦實體講座、工作坊等活動,讓觀者體驗嘉義飽滿的藝文能量,再現共論理想的摩登精神,並一同思索:

未來的嘉義,該具備什麼樣的條件、以何種姿態,成為嶄新的小城呢?

 

 

展覽亮點說明

1. 展望諸羅城

對未來充滿期待,對過往念念不忘,300年來開疆闢土,為臺灣第一個建城的城市,古名「諸羅山」,源自平埔族原住民洪雅族的社名,從自然而來,與摩登共存。

 

2. 摩登小城_向自我學習的城市

持續創新的小城,在300年後邀請大家到嘉義自學,圓環就如市民廣場,讓我們在此倡議對未來的想像,邁向未來與歷史共存。

 

3. 摩登青年的一天

回到1933年,嘉義車站落成,成為全島第一摩登車站,在北回歸線照耀下,青年穿梭在這座百年前後對照的城市,生活著、遊走著、品嚐著,並期待下一個世代的來臨。

 

團隊列表

 
|策展人|徐景亭

東海醫院設計工作室負責人,經常思考自己與環境以及生活之間的關係。相信「就地取材,就是最在地」與「手,比腦聰明」。

 
|策展人|黃銘彰

嘉義人,平凡製作創意總監。畢業於台灣大學法律學系,曾任《The Big Issue Taiwan》主編、《VERSE》執行主編。持續透過編輯力,試圖以刊物、展覽等多重媒介,創造打動人心的最大可能。

 

|策展單位|青沐+東海醫院設計工作室


指導單位|文化部、嘉義市政府

主辦單位|嘉義市政府文化局

執行單位|青沐+東海醫院設計工作室

策展人|徐景亭、黃銘彰

視覺設計|形容事物所 adj. everything

展場設計|本埠|蔡嘉豪建築師事務所  B+P Architects

展場執行|青沐設計、本埠|蔡嘉豪建築師事務所  B+P Architects

展覽文案|黃銘彰、陳韋聿

參展單位|大象設計潘岳麟、Wuba Yang

影像攝影|簡子鑫 影像後期|姚宇聲

企劃活動執行|游昕嬡

導覽統籌|何柏儒

城市品牌合作單位|嘉義女流會社

參與品牌|湯城鵝行、里響咖啡、奮起福、林聰明沙鍋魚頭、錦龍醬油、新台灣餅舖

特別感謝|行政院農委會林試所嘉義樹木園、財團法人陳澄波文化基金會

眾霧釀島

共啜馬祖陳釀島色

馬祖館將以「眾霧釀島」啟航,引人漫遊眾島、游溯馬祖時代,重返海霧遮掩的島嶼邊際,歷史之霧所遞變的島嶼風景,以釀酒線索蒐集貯存馬祖故事的眾物,揭露馬祖巨觀世界與微觀記憶,划向島嶼的過去與未來。

 

馬祖,在砲聲與時代洋流舵駛航向,在迷離與懷鄉間定錨認同。展覽將穿梭海洋漁業、戰地歷史、移民遠航、世代返鄉的島嶼時序,身歷島色暗夜、海洋島霧、水光曙色醞釀出的島景,游移在馬祖人文與自然景致的島狀邊境。

 

隻身時代深罈中,漁民抵達海洋眾島,棲身延釀出老酒的原鄉;1949年漁民的島搖身化為軍人戍守構工的軍事之島,開展海洋與軍事史蹟的二重釀;時代重霧籠罩,戰事裡的島民跨海謀生,在異域家釀鄉愁的滋味。窖藏四鄉五島的馬祖,當族群返鄉、多元世代落土,時光酒麴中欲穿透濃霧,蒸騰新生酒香,映照出島形景深。

 

漫遊航行馬祖眾島,在漆幽處、在島霧迷離間、在時光蒸散之境,緩步駛近馬祖島嶼的灣澳,迷離中若隱若現的島緣邊境,待霧色消散,依島而生的粼粼海色映照出轉譯的島嶼樣貌,邀你抵岸開罈,共啜特調的島嶼風景。

 

展覽亮點說明

A. 秘密坑道

1. 馬祖神秘的面紗下的歲月面貌,用夢遊的姿態穿越100年的過去。

2. 秘密的年代都私傳著什麼?
 

B. 霧中迷航

1. 在霧中停靠的灣澳是馬祖的四鄉五島

2. 向各島島民蒐集眾物,匯集成不同裝置,私藏島民最秘密的生活


C. 島嶼Bar

1. 2022高雄文博會唯一能喝酒的地方(搭船來的馬祖酒)

2. 「你是什麼酒?」用自己的見解釀一杯酒。

3. 釀酒DIY,真正的馬祖人私釀什麼酒?

 

團隊列表

 
策展人|蔡沛原

景觀設計背景,疫情前計畫赴歐研讀地景建築,卻在某夜受到海岸神秘的感召回到老家東引,就此誤入創生的旅途。以《北緯26度島嶼顏色》計畫蹲點地方進行切片式的色彩調查,將成果實踐於《東引色彩改善工程》中;將景觀思維活用於小島的公共設計與展演活動,以《東引鄉門牌》獲得金點、iF、SDA等獎項。默默持續累積著景觀作品的同時,於東引島創辦《鹹味島合作社》,成為當地重要的地方共創基地。2022年加入馬祖國際藝術島的艦隊。

 
策展人|邱筠

馬祖北竿人,台大新聞所、政大中文系畢業。
曾任馬祖國際藝術島山冶計畫在地統籌,馬祖世界遺產潛力點推動計畫助理、中央通訊社綜合中心駐連江縣記者。梳理馬祖故事轉化為多元傳播與感受形式,讓地方文化從平面知識到立體化體驗,還在推廣馬祖文化的航道上航行。

 

指導機關|文化部

主辦機關|連江縣政府文化處

策展人|蔡沛原、邱筠

策展單位|圖亞圖創意工作室有限公司

展覽統籌|蔡沛原

藝術指導|關達蔚

企劃編輯|邱筠

企劃助理|劉姮妤

戲劇編導|關達蔚

視覺設計團隊|圖亞圖創意工作室有限公司

視覺設計|蔡沛原

影像團隊|食癮,拾影

展覽顧問|廖億美、林怡華、鍾秉宏

合作藝術家|張致中

合作單位|極易股份有限公司、采宸企業有限公司、木罐子設計製作有限公司、伊日生活 YIRI LIVING、MQ Taipei Bar

特別感謝|大浦Plus+、好多樣文化工作室、鹹味島合作社、聖育營造有限公司、王俊傑、王傳浩、曹芷屏、邱承宏、黃懷民 

GO